繁體版 English EN
手機客戶端 無障礙瀏覽 老年服務 長者版

提示

江蘇無錫:“筑巢留鳳”聚英才,以“人才紅利”賦能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5-09-14 09:33 文字大小: [ ] 瀏覽次數:

  “相比之前租的二房東房子,這里的硬件更完善,而且能申請大學生租房補貼,再疊加押一付一的方式,初入職場的壓力小多了。”今年剛畢業的韋香婷站在明亮的廚房里,語氣輕快。她入住的龍塘西苑27號樓,原是一批閑置安置房,后被盤活改造成擁有192間房的人才公寓,推出后“一房難求”。

  韋香婷的故事,是無錫數萬人才“安居夢”的縮影。當城市競爭進入“拼人才”時代,住房早已超越物理空間的供給,成為牽引人才、產業與城市協同發展的紐帶。近年來,無錫持續增加人才住房房源供給,目前共計籌集88個項目、30099套(間)房源。讓人才公寓從“有得住”轉向“住得好”,進而成為提升城市人才競爭力的核心抓手。

  昔日“沉睡房”如今“搶手房”

  在惠山區的長寧苑小區,6棟曾經長期空置的安置房如今煥發新生——經過專業化改造,64套“沉睡”的房源變身305間現代化人才公寓,其中首批交付的100間房在短短一個月內入住率高達97%,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場面。

  走進長寧苑人才公寓,隨處可見充滿活力的生活氣息。原本180平方米的大戶型被巧妙劃分為5個獨立房間,每個房間配備書桌、衣柜、空調和衛浴,公共區域設有共享廚房和休閑走廊,由專職保潔日常維護,環境整潔溫馨。

  管家李曉林告訴記者,爾家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作為人才公寓運營商,與惠山高科集團簽訂了15年+5年的長期合作協議。爾家公司除每年支付固定租金外,投入1500萬元用于項目改造升級,實行“統一裝修、統一租賃、統一出租、統一管理”的運營模式。

  盡管均價1100元的月租金略高于周邊安置小區,但高品質的硬件設施和貼心服務仍讓這里門庭若市。“我們不但配備了專職管家提供維修服務,還推出舞蹈、普拉提、吉他等免費夜校課程,很受年輕人歡迎。”李曉林說,目前租戶中周邊藍領職工占比80%,應屆畢業生約占15%。

  同樣的熱度也在梁溪區上演。據了解,梁溪資產經營公司下屬溪寓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統籌全區國有公寓資源并運營管理,通過盤活12個安置房小區的存量房源,預計打造超過2000間現代化人才公寓。目前,梁溪區市場上專為青年人才提供的公寓,整體出租率維持在80%左右。

  從閑置房源到搶手公寓,無錫通過精準匹配市場需求,打造出一批兼具性價比與生活品質的人才住房,不僅降低初始投入成本并快速形成供給,還有效緩解了青年人才的住房壓力,讓“沉睡”的資產煥發新的生機。

  多層次覆蓋、數字化賦能

  面對每年涌入的大量人才,無錫以政府保障為根基、市場運作為活水,創新采用“輕資產、重服務”模式,通過政府投資、企業自建與存量轉化等多維路徑,構建起覆蓋高端人才、企業精英和青年群體的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

  從香港來錫創業的王先生今年8月入住無錫奧克伍德城中酒店公寓,將長居一年。“這里離地鐵站、高鐵站非常近,去機場也很快捷,配套及服務都比一般酒店更人性化,適合我長期在無錫駐點辦公和商務約見。”王先生盛贊。據了解,該項目由中國飯店1萬平方米空置面積升級改造,經與國際品牌雅詩閣合作,可為科技行業等領域高端人才提供品質租住體驗。

  “除了奧克伍德這類高端服務式公寓,我們還自主打造‘溪寓’品牌,面向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商務精英人士。”溪寓公司工作人員程以南介紹,通過對匯利大廈部分樓層實施整體租賃改造,134間“溪寓”品牌人才公寓將于今年11月開業,作為溪寓公司首個自運營項目,全力構建“人才公寓+求職旅社+蘇青驛站”三類服務體系,著力打造青年人才社區。

  市場化力量同樣活躍。自2015年進入無錫市場以來,爾家公司目前已管理17家門店、超萬套房源,旗下涵蓋爾家國際、爾家社區和爾家啟航等多個系列品牌,整體出租率長期穩定在95%以上。其中,酒店式公寓月租從1600元至4500元不等,滿足不同層次人才的居住需求。

  面對全市3萬多間人才公寓,如何實現高效匹配與管理?無錫正以數字化賦能打通服務全鏈條。市委人才辦人士介紹,線上“太湖人才公寓”總入口即將開通,整合房源展示、資格審核、補貼申領等全流程服務,實現“一屏辦理、一鍵直達”。線下則規劃“一廳、兩店”空間布局:“城市人才會客廳”擬建于火車站北廣場,成為人才來錫的“首站入口”;南北兩翼的無錫φ+國際人才社區和經開尚賢人才社區作為旗艦項目,以總計2635套的高品質房源樹立服務標桿,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人才安居生態。

  “職住平衡”換來“拴心留才”

  人才跟著產業走,公寓跟著需求建。在無錫,“產城融合、職住平衡”不僅是人才公寓建設的核心原則,更已成為“拴心留才”的關鍵一招。

  住房性質導致的補貼申領難題,曾讓不少應屆畢業生倍感困擾。畢業生小劉就因所住人才公寓屬于商業配套性質,無法申領政府租房補貼,不得不搬離重新找房。這一痛點,在位于無錫經開區的國家傳感園人才公寓找到了破解之道。該項目原本屬招商引資的配套項目,經公寓管理方與政府多次溝通協調,于今年7月成功轉換為保障性住房性質,成為全市首個無需租賃備案、仍可申領補貼的配套型公寓。

  “轉變之后,符合條件的應屆本科生、研究生每年可申請1.6萬元區級租房補貼,并享受民用水電價,切實減輕了經濟壓力。”公寓相關負責人朱煒介紹,目前4棟樓的1114套房間出租率約70%,不僅服務個體人才,更優先滿足車聯天下、麥田能源等重點企業超440名員工的集中住宿需求,有效幫助企業減輕安置負擔、縮短通勤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放眼全市,人才公寓以多樣化形態精準匹配產業布局:江陰敔山灣人才公寓依托優美環境留住制造業技術骨干;宜興“棲·氿空間”緊鄰環科園,服務環??苿撊瞬牛涣合旁婇w·雅院公寓坐落核心商圈,吸引中高端商務人群;新吳太湖灣科創城人才社區則配套完善的教育、醫療及運動資源,契合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精英需求。

  市委人才辦人士介紹,未來5年無錫計劃每年新增人才公寓1萬套(間),力爭實現三個“90%”目標:市場化運營率超90%、重點產業園區配套率超90%、人才滿意度超90%。同時將擬定星級評定標準,從硬件設施、運營服務、智能科技、社區生態等維度進行綜合評價,結果直接與政策資源和收費標準掛鉤。此外,房源數量、入住率及滿意度等指標擬納入黨建考核,推動服務品質與管理效率持續提升,系統性強化教育、醫療、商業等公共服務配置,真正實現“以房留人、以人興產、以產促城”的良性循環。

來源:無錫日報

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我們
政務微博
智能問答
問答知識庫
靈錫APP
錫企服務平臺
回到頂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