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02 07:16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9月1日,正值中小學秋季學期開學,市老年大學的“銀發族”學員們也相約走進煥然一新的校園,迎來他們期盼已久的“開學第一課”。
“加上這個轉場特效,效果太炫了!”在手機視頻剪輯班的教室里,學員曉曉在老師指導下為手機記錄的校園新貌視頻添加特效,絢麗的畫面引來同學陣陣贊嘆。“新校園讓人眼前一亮!”曉曉舉著手機,眼角洋溢著喜悅之情。
據了解,市老年大學現址建于2007年。隨著時間推移,部分建筑逐漸老化,存在安全隱患,同時教學功能場所不足、現代化設施滯后。為滿足老年人對高品質文化養老的需求,市委、市政府將市老年大學改造工程納入2025年“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歷經大半年改造,學校以智慧適老的新面貌重新啟用。
漫步在新校園,安全細節無處不在:全面翻新的屋頂防水與消防系統、平穩運行的電梯、防滑地膠鋪設的走廊、穩固的樓道扶手和柔軟的墻角軟包,處處體現對長者無微不至的關懷。校園“顏值”也大幅提升——門廳廣場開闊大氣,園林式道路與景觀綠植相映成趣,共同構成優美宜學的環境。
教學功能全面升級。全新的共享服務大廳、多功能廳和器樂教室極大拓展了教學空間,階梯教室、歌舞排練廳等室內場所進行了改造提升。“科學調整教室分布后,‘動靜分離’的設置使得教學更加高效。”聲樂老師蔣大為說。
針對老年人的身心特點,校園的適老化改造格外貼心:普通教室配備了人體工學座椅,藝體教室鋪設了發熱地板。此外,休閑書吧、直飲水系統、AED急救設備和杏林健康驛站的增設,讓這里不僅是學習場所,更成為設施齊全、安心舒適的“銀發家園”。
新校園還更具“智慧”:嶄新的電子屏、投影儀、校園廣播和智慧黑板等信息化設備一應俱全,由“錫陽正紅”慈善公益基金專門設立的“科技幸福角”則助力銀發學子更好擁抱智能生活。
據介紹,市老年大學現設5個二級學院,開設15大類92門課程,在校學員達9000余人次。本學期新開設的DeepSeek應用(左圖)、主題文化游學、成人芭蕾等近20門特色課程備受銀發學子歡迎。市太湖新城老年大學已全面竣工,并于同天開學,兩校形成“一老一新、一主一輔”新格局。
當天,市老年大學舉辦了離退休干部攝影作品展,還與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市中醫醫院、市慈善總會(市慈善聯合會)結成合作共建單位。校長王稼偉表示,學校將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著力打造“永不畢業的老年大學”,讓老年人持續享受高質量的文化養老服務。
昨日(9月1日),坐落于市工人文化宮的太湖新城老年大學正式開學。
太湖新城老年大學共開設31個班,既有器樂、舞蹈、書畫類和太極等頗具傳統特色的課程,還有視頻制作、手機攝影、無人機拍攝、DeepSeek應用等專業性很強的課程。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