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English EN
手機客戶端 無障礙瀏覽 老年服務 長者版

提示

消費貸“國補”,這樣用!

發布時間:2025-09-01 18:57 文字大小: [ ] 瀏覽次數:

  消費貸的“國補”,來了!   

  《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間,居民個人使用貸款經辦機構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不含信用卡業務)中實際用于消費,且貸款經辦機構可通過貸款發放賬戶等識別借款人相關消費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政策。   

  也就是說,從今年9月1日起一年內,無論是吃飯等小額消費,還是買車、裝修等大額消費,或者是旅游、養老等服務消費,只要你在相關機構獲得了消費貸款,并真實消費了,就可以享受年化1個百分點的財政貼息。       

  舉個例子,在政策執行期內,小李申請了一筆5萬元的消費貸,年利率是3%,還款方式為先息后本。他裝修、買家電,把這5萬元都花完了,就可享受年化1個百分點的貼息,原本一年要支付1500元的利息,就只要付1000元。 

   如何領到這份“貼息紅包”?要滿足兩個條件:   

  首先,必須是從工農中建交等18家銀行(包括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招聯等5家個人消費貸款發放機構獲得消費貸款。   

  其次,在申請消費貸款之后,還要簽署補充協議,授權銀行查詢消費交易信息就可以。   

  之后,銀行等貸款機構會自動識別并幫你申請貼息。     

  假如消費者8月份申請了消費貸,9月份使用這筆貸款,能享受貼息嗎?多家銀行表示,可以享受貼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貸款取出來,用現金進行消費,銀行就無法判斷資金用途,消費者就無法享受貼息。 

  消費貸款轉賬給個人,包括掃商戶的個人收款碼付款,以及刷信用卡消費,都不能享受貼息;   

  直接刷借記卡,用微信、支付寶等掃碼消費,銀行大多是可以識別的,符合條件的消費都可以貼息。     

  如果消費者發生了銀行不能自動識別的消費,沒有享受到貼息,消費者可以到銀行網點提交消費發票等材料,或者線上提交發票,銀行審核通過后,就會給消費者補上相應的貼息。   

  提醒:即使有貼息,消費者申請消費貸時也要控制好個人債務負擔,理性消費,更不能違規挪用消費貸資金用于投資理財等。

來源:江蘇新聞

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我們
政務微博
智能問答
問答知識庫
靈錫APP
錫企服務平臺
回到頂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