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30 07:48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8月29日,市政府新聞辦組織的“切實扛好經濟大市挑大梁責任”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啟幕。首場發布會的主題為“在提升民生福祉和回應民生期盼上辦實事”,市委宣傳部、市衛健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城管局和江陰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了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如何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上多辦實事?這場發布會回答了公眾關心的問題。
解民生之憂,補短板強保障
民生改善是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康和養老成為市民群眾對品質生活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生活方式轉變、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總體呈現上升趨勢,癌癥已成為危害我市居民健康的頭號公共衛生問題。市衛健委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長陳恩品介紹,我市在省內率先開展全民癌癥防控行動,連續三年將癌癥篩查工作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全力構建“防篩診治康”全周期的癌癥防控體系,建成國家標準化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無錫分中心,無錫成為省內唯一與國家癌癥中心開展合作的城市。自全民癌癥防控行動啟動以來,全市已有116.19萬居民參加癌癥篩查,評估高危人群27.44萬人次,診斷癌前病變和“五癌”3323人。數據顯示,初篩高危人群“五癌”檢出率顯著高于非高危人群;無錫癌癥年齡標化死亡率從2020年的95.34/10萬下降至2024年的80.80/10萬,顯著低于全國水平,有效減輕了社會醫療成本和個體家庭負擔。
記者提問,截至2024年底,我市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54萬,占戶籍總人口的29.46%,老年人在醫養、助餐等方面的需求尤為突出,市民政局在養老服務方面有哪些重點工作,怎樣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市民政局副局長陳鶯歌表示,目前全市在業機構共150家,養老床位約4萬張,其中護理型床位占比超80%。市民政、衛健、發改、財政等20個部門及8個板塊合力聯動,創新實施“錫心醫養”社區居家“332”行動,為老年群體送上身邊、家邊、周邊的醫養結合服務。我市還聚焦重點,做優惠老助餐,目前全市建成助餐中心157家、社區(村)助餐服務設施709處,對助餐中心實行差異化補貼,將服務人次與運營補貼掛鉤,實現“做得好、補得多、可持續”。
筑民生之基,優環境穩就業
我市各地各部門將保障居民安居樂業作為頭等大事,用心用情書寫從“安居”到“樂業”的民生答卷,讓每一位市民都能感受到溫暖與幸福。
安居方能樂業,如何讓生活環境持續改善?市城管局局長陳宙介紹,各地城管部門圍繞居民集聚區、中心商務區、風景區等重點區域,按照“一次性綜合改造”“規建管一體化”原則,創新開展151個區域性綜合提升單元1319個專項全要素、高品質提升;緊扣市民切身感受,小切口啟動實施街景游園城市家具提升、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生活垃圾投放房維護提升、公共廁所應急補缺、夜市規范5個小專項行動,通過微整治、微改造、微提升,以“小投入”撬動“大實效”,解決一批突出問題,帶來一批可感可及的變化。今夏以來,市、區兩級城管部門全力支持服務57個綜合體、商業街等市場主體設置外擺位,開展各類臨時性特色集市43個,安置便民服務、季節性瓜果蔬菜攤點432處、4164個,通過科學選址、統一設計、規范管理,既保留了生態景觀的“高顏值”,又注入了便民消費的“煙火氣”。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以來,江陰市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截至7月底城鎮新增就業1.82萬人。江陰市政府副市長翟菁介紹了當地一系列“穩就業促增收”的舉措:多措并舉穩企擴崗,激勵企業擴崗吸納就業,升級打造“線下+線上、定點+移動”的就業服務模式,提供就業崗位超4.4萬個;大力扶持創新創業,發放創業補貼230萬元、富民創業擔保貸款420萬元,扶持自主創業2085人;不斷激發人才活力,新建6家高校引才聯絡站,累計達66家,新引進大學生1.02萬人;持續壯大技能隊伍,新增技能人才6245人、高技能人才1719人、數字技能人才1709人。
增民生之福,新需求新期盼
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期盼著更好的教育、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江蘇省廣電總臺記者提問,面對人民群眾“有學上、上好學”的需求,無錫在擴大教育資源供給、促進教育公平優質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
“今年全市普高學位供給率已達68.23%,后期還將通過現有高中改擴建、中職擴充職普融通班、新設聯合高中、擴大民辦普通高中學位供給等方式,穩妥有序提升普高供給率。”市教育局副局長陳曦介紹了我市“加大教育資源供給,促進教育更加公平”的最新成果。在擴容提質普通高中方面,梅村高中空港分校、天一中學宛山湖分校、錫山高中錫西分校三所分校已經全面啟用;無錫一中經開分校、天一中學新吳分校、錫山高中濱湖分校等已經完成首屆招生,過渡一年辦學后,明年將全部啟用新校區;無錫一中梁溪分校也在加快建設,計劃明年啟動招生。為更好服務學生出行需求,落實市委市政府民生實事工程,市教育局聯合市交通產業集團等部門已推出校園定制公交線路117條,實現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全覆蓋,做到“家門—車門—校門”的無縫銜接。
如何讓精神更加富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顧必成回答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的提問時表示:當前,無錫美術館、市文化藝術中心、交響音樂廳等一批標志性項目已進入建設沖刺收官與運營籌備的關鍵階段,無錫美術館項目預計今年年底試運營,明年上半年舉辦國際首展。2026年元旦,交響音樂廳將以《太湖明月·交響新元》新年音樂會盛大啟幕。身邊文化“新空間”越來越多:全域布局103個“鐘書房”,遍地開花111個公益小劇場,“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為文物建筑疊加新功能,持續推動“藝術拾珍·美好空間珍珠鏈”……一批深受群眾喜愛的新型文化空間持續涌現,正以藝術手法重組空間、延續文脈。此外,我市上半年累計舉辦群眾文藝展演、“四季村晚”“送戲下鄉”及閱讀推廣活動超1200場,鋪開全民藝術普及“藝術夜校”,81個陣地開設夜校課程295門,有效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高品質供給與精準化需求有效對接,將實施“茉莉花開 錫路芬芳”文藝直通車“雙百”行動,建立項目庫,免費供給單點節目100個、整場文藝演出100場,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基層,直達全民。2025太湖文化藝術季將于9月中旬推出,涵蓋五大板塊160余場活動,預計惠及市民超百萬人次。
來源:無錫日報